大家好,上期的視頻我們已經向你們分享什麼是移轉定價的故事。那今天,我和你們共同嘗試扮演稅務偵探的角色,一起學習企業的實現移轉定價的各種方法。
一個好偵探必有豐富的想像力和發生的場景中的現實地思考假定。今天的假設場景是A公司是B公司的母公司。 A公司的總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是10%,B公司的是20%。那當然是在A-B組之間的關係,怎麼讓A的利潤越多越好,B的利潤越少越有利。
簡單地說,利潤等於收入減費用。所以,B將減少收入和增加費用以最小化B的利潤。這個增,減收入和費用的目的是把利潤轉給A,越多越好以享受總部的10%稅率。
增加B費用的方法,如下:
- 以高於市場的價格買A的原材料,以增加產品的成本。
- 以高於市場的價格買A的固定財產,以增加固定財產的折舊費用。
- B公司接受市場開發費用,品牌費用,分銷費用,技術培訓費用,普通度以上從A給B分發或提供。這些安排旨在增加B的工商管理費用。
- A公司在B公司投資較少,然後給B公司生產經營貸款,強逼B公司還給A公司貸款利息。
B有減少收入的方法,以下:
- B以低於市場的價格賣給A,旨在減少銷售額。
- B以高於正常的銷售水平並有促銷賣給A。
- B以高於正常的產品及服務賣給A,例如: 過於保修,不正常條件的產品修正,以高於正常的銷售的伴隨服務。如果B對這些交易的內容不遵守,A強迫B減少商品的價格,即B必須減少收入。
以上是移轉定價的常見形式。
更特別的是以下的假設情況,各位偵探是怎麼想呢!
國外A公司向國內B公司賣一批機器。市場的價格是一千盾(1.000đ)。但是A賣給B的入口價格是八千盾(8.000đ)。 B帶了這批機器去C銀行借抵押貸款,C銀行接受抵押貸款等於財產價值的百分之五十,錢的相應是八千盾乘以百分之五十等於四千盾(8.000đ*50%=4.000đ)。我們有:
機器的價值八千盾減去實際價值一千盾等於七千盾。這個數字和市場的價格有差別,但可以帶進去折舊費用,這減少了稅基侵蝕,錯誤的價格七千盾。
機器的市場價格是一千盾,如果銀行接受了貸款等於機器價值的百分之五十,只能貸款一千盾的百分之五十,等於五百盾 (50%*1.000đ=500đ)。但C銀行已經貸款了四千盾,那四千盾減去五百盾等於三千五百盾 (4.000đ-500đ=3.500đ)。
各位偵探們通過上面的假定以為哪裡要多多關心呢?
說明是:
第一:七千盾(7.000đ)沒有,但能帶進去折舊費用。
第二: 三千五百盾 (3.500đ)沒有,但利息可能包含在銀行批准的三千五百盾貸款的費用之中。
第三:三千五百盾是沒有,但銀行就在這個數字之上接受了貸款,銀行在企業無法償還債務時的風險。
第四:企業依靠銀行的貸款已解決了資本結構薄弱。